2022年第03期

发布者:王敏发布时间:2022-06-08浏览次数:93

理论研究

  • 盐溶液侵蚀下砂-膨润土混合土化学固结行为研究.pdf

    张斯妤;闫子壮;陈云敏;李育超;

  • 环境溶液中含盐量的增加可造成细粒土含量较高的土体不可忽略的沉降变形。本文采用砂-膨润土混合土作为试验材料,CaCl2作为试验溶液,发现随着孔隙液浓度从0 mM增加至1 000 mM,土样渗透系数上升逾10倍,体积压缩系数下降65%~71%。通过高浓度溶液渗透对土样进行化学固结,由此造成的土样体积应变最高达20%。提出了化学体积压缩系数的概念,并将其引入考虑了化学-力学耦合作用的固结方程中,根据模拟结果对高盐溶液侵蚀下砂-膨润土的固结行为进行了机理分析:当污染物向土样内部迁移,土样出现体积收缩趋势,超静孔压逐渐增大,而后超静孔压随着排水固结消散,土样发生压缩变形。

    2022年03期 v.4;No.132 181-189页 [查看摘要]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波流作用下单桩冲刷MICP防护试验研究.pdf

    华鑫;李雨杰;刘海江;国振;

  • 波浪掀沙,潮流输沙,波流耦合作用下单桩基础可能出现显著的局部冲刷,严重威胁结构物稳定性,必须进行合理的冲刷防护设计。鉴于此,本文开展了大断面水槽试验,对比抛石、翼板等传统防护措施与MICP防护措施的实际效果,分析了不同处理措施下桩周冲深的发展过程及极限平衡冲深,得到以下结论:MICP处理可以延缓砂床的冲刷启动,其防护效果优于抛石、翼板等传统防护措施;MICP防护效果与处理次数、处理范围有明显相关性;浅层MICP固化海床承担了更大的渗透力,其超孔压衰减梯度随MICP处理次数的增加逐渐增大。MICP生成的碳酸钙结晶在海床中主要起到颗粒包裹、粒间桥接及孔隙填充三种作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颗粒重度和砂土强度,从而增强了海床抗冲刷能力。

    2022年03期 v.4;No.132 190-200页 [查看摘要]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不同含水率淤泥真空预压下的淤堵行为.pdf

    李水江;黄永基;苏键;

  • 采用真空预压联合排水板法处理高含水率疏浚淤泥过程中,塑料排水板四周淤堵严重,真空预压效率降低,加固效果不佳。为更加直观地研究真空预压作用下初始含水率对疏浚淤泥固结变形以及塑料排水板淤堵行为的影响,采用对照试验方式,在相同加载条件下进行了多组不同初始含水率的疏浚淤泥真空预压室内模型试验。利用微型孔隙水压力传感器、LVDT位移传感器和全自动记录电子秤对孔压消散、土体沉降量以及土体出水量进行监测,结合试验数据进行综合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土体初始含水率与排水板淤堵及真空预压加固效果有重要联系。土体初始含水率与真空预压加固效果呈负相关联系。真空梯度作用下疏浚淤泥在排水板四周快速形成密实“土柱”进而形成淤堵,高初始含水率疏浚淤泥的淤堵现象更严重。淤堵效应会明显减缓土体排水固结速率以及土体孔压消散。

    2022年03期 v.4;No.132 201-205页 [查看摘要]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三门湾地区海相软土工程特征研究.pdf

    李昂;柯凯豪;黄瑶;曹珂;郑鸿杰;胡凯翔;

  • 三门湾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带,是浙江省三大半封闭型港湾之一,地表广泛分布海相软土。本文搜集了三门湾地区地质、工程钻探和测试数据等资料,探讨了海湾陆域软土形成历史和空间分布特征,并对软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进行了统计分析。同时,对各项指标的分布特征和相关性以及随地层深度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并与省内其他沿海地区的软土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显示,三门湾地区软土工程特征较差,各项指标随深度变化规律不明显,但土体强度随深度增加呈增长的趋势。研究区内软土的含水量与重度、孔隙比和压缩系数等呈较好的线性关系。另外,通过对比分析,表明浙江省内分布的软土工程特性具有“自北向南,逐渐减弱”的趋势。

    2022年03期 v.4;No.132 206-214页 [查看摘要]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关于圆形基坑环梁等效弹性支撑刚度的探讨.pdf

    孙海忠;

  • 以取得圆形基坑环梁等效弹性支撑刚度为出发点,运用支撑弹簧来模拟支撑环梁的空间环向效应,通过理论分析阐述了圆环撑刚度推导过程,但该过程并未考虑实际工程中因施工因素导致的圆环梁呈非理论状态圆形的现象。基于上海某市政工程工作井项目,对圆环梁支撑刚度计算目前存在的问题,将理论标准圆环撑简化为多边形支撑,并按照平面竖向弹性地基梁进行支撑刚度计算。将计算结果与标准圆环支撑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对比结果显示,标准圆环支撑刚度计算结果约是近似圆环多段线支撑刚度的10倍;随着圆环多段线分段数增多,多边形趋于圆形,等效弹性刚度值趋于平缓,而最优分段数量需根据圆形基坑环梁半径来确定;利用多段线支撑刚度进行基坑剖面计算,与标准圆环支撑计算方法相比,考虑了弯矩及剪力的影响,更加贴合工程实际,确保基坑围护设计安全可靠。在设计过程中,将圆环梁简化为多边形环梁的设计理念可为今后类似圆环撑刚度计算提供了参考,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022年03期 v.4;No.132 215-219+225页 [查看摘要]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气泡轻质土高铁拓宽路基性能离心模型试验研究.pdf

    张振;刘洪伟;叶观宝;饶烽瑞;戚得健;

  • 路堤拓宽工程中新旧路基结合部差异沉降控制一直是人们关注的核心问题。路基拓宽工程可采用换填、轻质材料回填、桩承路堤、土工合成材料、排水固结等技术控制新旧路基的差异沉降。但轻质材料应用于高铁拓宽路堤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开展了50 g加速度下的离心模型试验,模拟原路堤阶段、拓宽路堤阶段(包括运营阶段),研究了常规填料和气泡轻质土用于高铁拓宽路堤的变形特性与应力分布。测得并分析了试验过程中新老路堤沉降、地基土中孔隙水压力和土压力的发展规律。结果表明,路基拓宽引起的附加应力主要集中在新老路基交界处靠近拓宽路堤一侧,同时,仍会引起原路堤下土中附加应力的增加,但对原路堤地基土的附加应力影响较小。相较于常规填料,采用气泡轻质土进行路堤拓宽可以有效减小地基土中最大超孔隙水压力增量和附加应力,同时还可以减小拓宽路基与原路基之间的差异沉降。

    2022年03期 v.4;No.132 220-225页 [查看摘要]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工程应用

  • 挤压锚式可回收锚索在卵石基坑的回收试验分析.pdf

    叶帅华;吴映坤;黄安平;

  • 目前国内外学者研发的可回收锚索种类较多,主要应用在软土地区的基坑工程中,很少有人在西北地区进行可回收锚索试验,因此在该地区进行可回收锚索试验具有重要意义。挤压锚式可回收预应力锚索是一种新型压力型可回收锚索。本文在简要介绍该可回收锚索结构、工作原理及回收原理的基础上,以兰州市某深基坑工程为依托,进行挤压锚式可回收预应力锚索在卵石地层的试验研究。本次现场试验共设置6组锚索,其中4组为挤压锚式可回收预应力锚索,2组为普通预应力锚索。在卵石地层试验场地进行了锚索钻孔、穿索、注浆、拉拔试验和补张拉作业,并安装智能采集设备用于监测锚索轴力变化,待施工建筑物地下结构时回收锚索。试验结果表明:挤压锚式可回收锚索结构设计合理,在卵石地层中能顺利回收钢绞线,且在锚索工作期间其轴力损失较小,能满足基坑支护要求,保证基坑的稳定性。

    2022年03期 v.4;No.132 226-233页 [查看摘要]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象山某玻璃栈道承载力检算及静载荷试验.pdf

    张世华;熊晓亮;周甘霖;

  • 近些年来玻璃栈道成为新兴的旅游项目,玻璃栈道设计、施工等却未能形成有效的管理体系,因此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通过对已建并运营多年的象山某玻璃栈道进行承载力验算,验算结果与现场存在的问题吻合较好,表明承载力验算的合理性。随后对验算不符合的项目进行相应的加固处理,加固处理之后通过荷载试验验证加固处理方法的有效性,悬臂梁荷载试验表明加固后悬臂梁实测挠度值小于结构长度的1/250,满足混凝土结构悬臂端挠度限值要求,加固处理效果显著。栏杆水平荷载试验表明加固后栏杆水平位移最大值为10.14 mm,满足护栏最大的相对水平位移值不应大于30 mm,加固处理效果显著。

    2022年03期 v.4;No.132 234-240页 [查看摘要]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顶管下穿运营铁路数值模拟与沉降控制分析.pdf

    戴世颖;

  • 本文以某中水回用管线穿越鱼儿沟—焉耆铁路线为例,通过理论计算、三维有限元分析得出顶管施工产生的沉降变形,并与现场实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铁路路基轨道最大沉降值的理论计算值为17.63 mm,有限元模拟值为9.09 mm,实测数据值为8.44 mm。通过对比分析可知,三维有限元模拟所得到的最大沉降值和实测沉降值较为符合。本工程中制定的针对性、合理性监控量测方案及顶管施工沉降控制措施,能够有效指导施工,对相似工程项目的沉降控制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2022年03期 v.4;No.132 241-247页 [查看摘要]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新建道路下穿高铁桥梁对桥墩稳定性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pdf

    王耀;汤彬彬;贾羽;

  • 针对新建道路下穿高铁桥梁施工过程及运营过程(桩板式路基结构施工、路面施工以及交通荷载作用)对既有高铁桥梁桥墩稳定性以及安全性的影响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新建道路施工以及运营过程对既有桥梁桥墩顶部产生的位移均满足规范中限值的要求,这说明规范化的道路施工过程对既有高铁桥梁安全性的影响较小。新建道路施工过程以及运营过程中,桥墩桩基础桩身轴力增量随着桩基础埋置深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距离桩顶0.65~0.75倍桩长处轴力增量出现最大值。桩板式路基结构施工和交通荷载作用时,不同桩基础桩侧摩阻力随着桩基础埋置深度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桩板式路基结构施工阶段在距离桩顶0.50~0.70倍桩长处摩阻力由负值变为正值;交通荷载作用下在距离桩顶0.65~0.75倍桩长处摩阻力由负值变为正值。路面施工对不同位置桩基桩侧摩阻力的影响较小,并且路面施工过程中桩基础不会受到负摩阻力。

    2022年03期 v.4;No.132 248-256页 [查看摘要]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深圳软土地区地下盖挖地铁停车场桩基工程实践.pdf

    李文武;

  • 大面积填海区淤泥地层基坑地基沉降变形较难控制,目前常见的地基加固措施采用复合地基,一旦复合地基工法选择不当或施工控制不当,容易产生较大的工后沉降。本文以深圳地铁13号线内湖停车场项目为背景,重点针对填海淤泥地层盖挖逆作地下结构桩基、地基加固等关键问题进行了研究,构建了针对深厚淤泥地区基坑“盖挖逆作+疏桩基础+复合地基”的综合安全技术体系,盖挖逆作工法确保了深大基坑的水平变形控制要求;疏桩基础+复合地基既解决了淤泥施工过程承载力要求,以及盖挖逆作工法的承载力要求,同时满足地下停车场运营期间的承载力和沉降变形要求,研究成果可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借鉴。

    2022年03期 v.4;No.132 257-263页 [查看摘要]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大断面矩形顶管近穿既有地铁隧道数值模拟分析.pdf

    刘庆方;汪洋;郝宇航;朱启银;况联飞;

  • 为探究大断面矩形顶管近距离上穿既有地铁隧道时地表及隧道结构变形影响规律,利用PLAXIS3D有限元软件进行了顶管施工全过程模拟,同时分析了掌子面推进力、地层损失、顶管内配重等施工参数影响。结果表明:在顶管施工过程中,地表经历先隆起后沉降过程,隆起最大值达1.80 mm,沉降最大值始终位于顶管掘进中心线上方,最大沉降量达到11.40mm。既有隧道向接收井一侧隆起变形,左、右线隆起最大值介于2.76~3.97 mm之间,且隧道所受影响主要在顶管通道的投影区域。掌子面推进力增加使得前方地表土体隆起增大,并引起更大的隧道位移;地层损失率从0%提升到0.2%,顶管后方土体沉降从8.58 mm增加至11.10 mm,而隧道的最大位移量变化不超过1mm;增大顶管内配重可使得地表和既有隧道沉降均加大。实际施工过程中应适当减小掌子面推进力和地层损失,顶管内适当配重,以减小前方过大地表隆起和顶管推进后过大工后沉降。

    2022年03期 v.4;No.132 264-270页 [查看摘要]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简讯

  • 关于举办优秀论文评选的通知

    <正>为提高《地基处理》期刊的学术水平和论文质量,鼓励和培育优秀作者,本刊自2022年1月开始开展优秀论文评选活动,评选活动每两年一次,对评选出的优秀论文将给予表彰,现将首次优秀论文评选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评选范围2022—2023年在《地基处理》期刊上刊发的论文。

    2022年03期 v.4;No.132 189页 [查看摘要]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地基处理》征稿简则

    <正>《地基处理》于2019年2月28日被国家新闻出版署正式批准为公开发行刊物(CN33-1416/TU,ISSN2096-7195),由浙江大学主办,中国工程院龚晓南院士担任主编。《地基处理》于1990年10月创刊(国际同类刊物Proceedings of the Institution of Civil Engineers-Ground Improvement,1997年创刊),自创刊起一直得到卢肇钧院士、周镜院士、黄熙龄院士等很多岩土工程界前辈和大师们的帮助和支持。三十多年来,《地基处理》在我国岩土工程学术界和工程界形成较大影响力,极大地推动和促进了我国地基处理技术的发展和地基处理工程技术人员的成长。

    2022年03期 v.4;No.132 176页 [查看摘要]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欢迎订阅《地基处理》杂志

    <正>《地基处理》为双月刊,全年出版6期,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33-1416/TU,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2096-7195,CODEN DCIHA8,定价每期38元,全年定价228元(含邮寄费)。《地基处理》由浙江大学主办,教育部主管,浙江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出版,中国工程院龚晓南院士担任主编。主要刊登国内外地基处理及岩土工程其他方面研究新理论、新成果、新技术,旨在促进学术交流、推动成果转化、推广先进技术、提高我国地基处理水平。主要栏目有:理论研究、工程应用、新装备新工艺、一题一议、讨论和简讯等。

    2022年03期 v.4;No.132 178页 [查看摘要]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浙江大学出版社精品学术期刊

    <正>~~

    2022年03期 v.4;No.132 178页 [查看摘要]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关闭